2017/03/06
生命才是珍寶
有一位妙得彼岸菩薩住在羅陀國。該國商人每次出海采寶都把這位菩薩請到船上,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化險為夷,平安抵達目的地。
後來,菩薩逐漸年老力衰,連行走坐臥都要借助旁人扶持。—天,一個商人來訪,作禮供養之後說:“我想早日擺脫貧困的生活,過上富裕的日子。現在我准備出海去尋寶,想請您到我船上來。”
菩薩說:“我已經年老力衰,不能陪你一起去出海了。”
商人說:“請您一定答應我的請求,幫我完成心願。我絕不需要仰賴您的體力,只要您到我船裡坐一坐就行了。”
看見商人如此懇切,菩薩答應跟他同船出海。
船只往寶物的所在地東南方前進。這時天空刮起北風,船偏離艙向,一直往南方漂流。到第七天,海水竟然變成金色,就像海底鋪了一層黃金一樣。
商人們異口同聲地詢問菩薩道:“綠色的海怎會變成金色呢?”
菩薩如實說:“我們已經進入黃金之海。因為大海裡都是不可勝數的黃金,彼此照耀閃爍,才會呈現出這種光景。我們被風吹到這裡,偏離了航向,非常危險,一定要不惜一切手段回到北方才行。”
但船順風而行,愈來愈漂向南方。幾天後,海水又呈現出白色,好像冰雪的世界一樣。
菩薩又對商人們說:“現在我們到了珍珠之海。這裡的海底全是純白的珍珠,由於珠色交相輝映,才會呈現出這種光芒。但是我們離航向越來越遠,必須要想盡一切手段,回到北方才好。”
然而,船只還是順風而去,愈來愈飄向南方。幾天後,海水三度變化,呈現出青色,無異鋪上了青琉璃。
菩薩向商人們說:“現在我們來到了青色的琉璃海。海裡有無數的青色琉璃,由於琉璃顏色相映,才會呈現出這種光彩。”
幾天後,海水四度變化,又變成紅色,好像血海一般。
菩薩回顧商人們說:“現在,我們進入了紅色的琉璃海,海裡充滿無數的紅色琉璃,由於琉璃顏色相映,才會呈現這種光景。”
又幾天後,海水五度變化,好像流出一片墨汁,到處是漆黑的顏色。接著,遠遠傳來巨大的爆炸聲,聲音淒厲,好像猛火燒燃了干燥的竹林。不僅如此,當船向南方漂流的時候,忽然有一根巨大的火柱突然從海底掀騰而起,噴薄而出,沖向天空。
商人們初次聽見這樣的恐怖聲響,第一次看見如此可怕的光景,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將性命難保。
菩薩向他們說:“我們現在進入到牝馬口海裡。這是個非常可怕的地方,許多人的業力會把我們全被燒得精光。大自然的天火,會燒盡海水。倘若天火燒干了海水,一天一夜裡所有陸地會變成大海,所有人類都會被淹沒的。”
船上一千多人聽了同時放聲哀號起來,大家唉聲歎氣地說:“我們出海來尋寶,竟會遇到這種險境,真令人傷悲。事已至此,不知怎樣才能脫難?”
有人呼喚父母,有人哭叫梵天,有人念唱摩醯首羅天的名號,有人叫唱大力士那朗恩之名。菩薩為了讓他們擺脫恐怖,說:“連世間的大丈夫都會貪生怕死。悲傷絕望會令人失去理智,大家還是一心運用逃離苦海的方便吧。只要得到了這個方便,就能安全到達彼岸。大家不要沮喪,因為這個方便我已經給了你們。請大家好好念佛吧。”
菩薩立刻焚香禮拜十方諸佛,祈念風平浪靜,救度這些驚慌的人。幸虧菩薩的禮拜念頌,片刻之後,惡風終於停止,順風吹拂,大家才有了生機。眾人脫離險難,到達藏寶之所,如願以償地得到了許多金銀財寶。
這時,菩薩向商人們說:“這些金銀財寶,世間難逢。因為諸位前世有過布施,今世才能得到這樣珍貴的財貨。但是你們前世廣行布施的時候,有過吝啬之心,現在才會遇到惡風,身心備受驚慌苦惱。諸位對這批金銀財寶,必須要知足。倘若貪得無厭,必然會再度遇到災難。在諸位找尋的財寶之中,價值最高的莫過於生命,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啊。”
商人們牢牢記下這段教訓,寡欲知足,取得自己應得之份,平平安安地回國,過上了幸福安寧的日子。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生命才是珍寶
更多學佛資訊 :
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
福慧行
暇滿人身facebook
暇滿人身 – 痞客邦
暇滿人生路 – 愛微帮
暇滿人生路weibo
2017/01/06
看《鋼鋸嶺》有感
由二戰美國軍醫Desmond Doss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鋼鋸嶺》(Hacksaw Ridge) ,講述反戰者的 Desmond 參軍由於信仰而堅拒持械和殺人,在軍訓中困難和壓力重重,並成了眾人的笑柄,其後更因此而被控訴。然而,他堅強不屈,置生死於度外,最終在戰場上救出超過七十五名戰友的生命,讓所有人另眼相看,由衷敬佩。
影片前半部講 Desmond 的個人生活和如何成為一名不持械的軍醫,而後半部描繪主角在沖繩鋼鋸嶺戰役救人的經歷。
Desmond Doss (Andrew Garfield 飾) 是位虔誠的教徒,又是一位反戰者。他曾立下誓言,絕不接觸武器。不過正值亂世,他自覺有責任救死扶傷,於是踏上戰場做醫護兵。
當醫護兵人人都執行帶武器的規例,大家都守著「上戰場不拿武器便會死」的觀念時,主角卻反其道而行之,挑戰軍隊制度,結果飽受同僚嘲弄欺凌之餘,更要上軍事法庭,連未婚妻也質疑他假作聖人。此時 Desmond 吐出一句:「I don't know how I'm going to live with myself if I don't stay true to what I believe.」(如果不能堅守信念,我不知道還能怎麼活下去。) 釐清了宗教與自我信念的模糊點,帶出人生哲理。
「堅持信念是世上最勇敢的行為」,這是我的觀後感。沒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沒有始終如一的信念,做任何事情是不能取得成功的。
「信正乃萬法成功之基,世人生成之道,具信方能實之于業,具信之行終得其成,其成之就生機于內也。」
在社會上所有做一切事情,要成就一切業績,都必須首先要具備信心、信念、信仰,這是最基礎的條件,具備此條件以後,才能去實施,所以具信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同時,具信要信正,如果信心不正,聽信旁言,最後也得失敗。信正就是要斷理準確,確定自己崇信的是否屬於真理,並且鑒於這種道理而具備信心去爭取獲得,那麼,正如哲言中所云,具信方能實之於業,付諸於具體行動、去爭取事業的成功。具信的行為,按照選定的目標前進,遇到任何困難也不退步,最後終能取得信正之中的目的。所以,一切事業的成就都是在於要具信心,如果沒有信心就根本談不上要去做事業,因此具信是基礎,所以其成就才會生機於信正之內。(摘錄自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世法哲言》)
—上善若水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
看《鋼鋸嶺》有感
更多學佛資訊 :
訂閱:
文章 (Atom)
Search
隨機文章
熱門文章
-
佛家故事:唐玄奘西行取經 佛家故事:唐玄奘西行取經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裏有個和尚唐僧。故事裏的唐僧,一心向佛,心懷慈悲,去“西天”,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半島去取經,帶著他的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歷盡艱辛,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
-
一個簡單的改命辦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老人,雖然有五個子女,但是沒有一個願意贍養他,他走投無路,只能沿街乞討。他怨恨子女不孝順,覺得人生充滿了痛苦。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就請問佛陀:“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有什麼辦法能改變我的命運嗎?” ...
-
自省能力 自省,是指一個人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行為、語言、想法進行覺察。 自省當中包含了自我察覺、自我評價、自我肯定、自我檢討、自我調控及自我修正。 自省在中華文化中是很常見的: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
-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s://ift.tt/2On3XNc
-
佛道、商道(三) – 佛教與科學的關係 孫中山先生說:「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 」 愛因斯坦說:「 完美的宗教應該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個人格化的神,揚棄了死板的信條教義及宗教理論,涵蓋著整個自然與精神,它應該是建基於對萬有的...
Facebook Page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