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7
修行者的苦惱
很久以前,一位年輕的修行者,在前往捨衛城化緣的途中遇見一個漂亮的女孩。他不由得動了愛戀之心,相思成疾,終日茶飯不思,臥病在床。同參們都去探望他的病情,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模樣,十分擔心。
年輕修行者就把一切心中的苦惱一古腦吐露出來。同參們雖然同情他的單相思,但都幫不上什麼忙,只有用言語來安慰他。然而,單戀的修行者實在聽不進好言勸慰。大家決定把這件事禀告給釋尊。於是,帶著病人向釋尊講述了一切。
釋尊知曉內情之後,出乎意料地說:“你不必如此憂慮,好好吃飯休息,我一定會幫你,你的願望就會實現的!”
大家都很詫異釋尊的作法,那位年輕修行者心花怒放,精神為之一振,他飽餐一頓之後,跟隨釋尊離開敗園精捨,前往捨衛城去。
原來,釋尊率領一群弟子趕往那位少女家。大家一抵達家門,就聽到從屋裡傳來悲哀的哭泣聲,騷亂不已。上前一問,原來那少女在三天前死了。因父母眷愛,捨不得埋葬,致使屍體發出奇臭,慘不忍睹。
釋尊回顧年輕的修行者,諄諄告誡說:“你迷戀的那位姑娘,現在成了這個模樣。你應當知道萬物無常,生滅變化,瞬息之間,迫不及待的道理。只有愚癡者才只看外表,不顧真實,才會因此而痛苦自傷。
“看見美色,內心迷惑,對於無常,心不在焉。以淫樂毀滅自己,無異作繭自縛。智者能夠當機立斷,敢於消除一切苦惱。如果縱情放逸,耽於淫樂,溺於情愛,無異自造牢獄。只有內心覺悟,斷絕淫欲,才能沖破邪欲的牢獄,徹底斷絕生死的苦難。”
年輕的修行者目睹少女腐爛的屍體,又聽到釋尊誠摯懇切的說法,頓生悔悟之心。他五體投地,向釋尊禮拜,表示謝罪。然後跟隨釋尊回到精捨,努力修習,終於成了正果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修行者的苦惱
更多學佛資訊 :
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
暇滿人身facebook
暇滿人身 – 痞客邦
暇滿人生路 – 愛微帮
暇滿人生路weibo
2017/03/05
將杯子清空
一天,一位大學者來向南隱問禅。
雙方坐下後,南隱什麼也沒說,只是一味地請他喝茶。
南隱提起茶壺為他沏水,茶水不斷地瀉下,很快就注滿了杯子,但南隱仍視若無睹,繼續倒茶,以至於茶水四溢,流了一桌。
大學者望著茶水不斷地溢出杯外,搞不清禅師究竟在搗什麼鬼,急切地叫道:“大師,茶水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南隱聽後,頓時放下手中的茶壺,注視著他說:“你的頭腦像這只杯子一樣,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念頭。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對你說禅?”
盛滿水的杯中不可能再裝入茶水,一個人的頭腦中充滿了無知的妄見,就會排斥任何新思想的進入。
可見,要想領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見,必須先排除內心的種種雜念、妄想和偏見。
來源:禪門公案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將杯子清空
更多學佛資訊 :
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
福慧行
暇滿人身facebook
暇滿人身 – 痞客邦
暇滿人生路 – 愛微帮
暇滿人生路weibo
2017/02/14
愚人拾寶
從前有一個人名叫不凡,他總是喜愛到處游玩,搜集各種寶物,來炫耀自己的財富抬高身價。
有一天,不凡又想去環游世界、搜集寶物,於是花了一大筆錢,雇用一艘豪華巨輪,船上擺放許多寶物,以誇示自己的萬貫家財。
船發動後不久,不凡隨手拿起一個銀缽,愛不釋手地玩賞著,正在得意時,一不小心手一松開,銀缽沈入水中,消失不見了。這時不凡感到非常著急,但是又不想為了銀缽而耽誤行程,讓別人看笑話。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先將銀缽遺失的位置記下來,等有空的時候再回來找。所以不凡就在水上畫了一痕,做記號來提醒自己。
在回國途中,不凡突然想起前次遺失的銀缽,便偷偷地雇了小船,想找回那心愛的銀缽。但是來來回回,找了又找,卻始終沒有銀缽的下落,只好失望地回國。
回去時,不凡剛好遇到路人,於是就問:「不知道是誰偷走我的銀缽?它竟然會不翼而飛!」
路人聽完就問:「請問你的銀缽放在那裡,有否做上記號?你告訴我,也許我能幫你一些忙。」
不凡聽到路人發心要幫忙,心中非常感動地說:「那個銀缽,在我坐船途中,不小心掉入水中,但我有在水上畫一痕作為記號,以防遺失,所以它絕對不會不見的!」
路人聽完後忍不住大笑著說:「你真是“聰明”,怎麼會想到在水上作記號呢?難道你不知道水是會因風而產生波動,波紋也會隨著水的波動,而改變的道理嗎?」
這時不凡才恢復理性,仔細去思考路人所說的話,當下才恍然大悟,明白其中道理!
在旁的人聽到了,沒有一個不哈哈大笑,合不攏嘴。
改寫自《百喻經》乘船失釪喻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愚人拾寶
更多學佛資訊 :
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
福慧行
暇滿人身facebook
暇滿人身 – 痞客邦
暇滿人生路 – 愛微帮
暇滿人生路weibo
2017/01/31
人格變換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片名叫Split 《思.裂》,講述三個年輕女孩在一次派對結束後被綁架到一間密室,與世隔絕,吉凶未卜的故事。
後來,這三名女孩發現綁架自己的人 Kelvin,原來是具有多重人格的人格分裂症患者。Kelvin 早前被查出擁有二十三種人格,而這二十三種人格在 Kelvin 身上一直共存著,相安無事。
不過綁架案發生前,Dennis 和 Patricia這兩種人格慢慢主宰了 Kelvin ,影響了Kelvin 的行為舉止。這是精神科權威專家 Dr. Fletcher 發現的,她發現她的病人 Kelvin 出現異常狀況,Dennis 和 Patricia 取代了之前的主導人格 Barry,因而影響了Kelvin出現一系列暴力行為。
更可怕的是,Kelvin 的體內還在分裂出一種更加野蠻與暴力的第二十四種人格——「The Beast」。
這種人格不但非常殘暴可怕,而且在體能上超越過去的眾多人格。體現人格 Dennis 和 Patricia 的 Kelvin 於是抓來三個女生作為「神聖食物」,準備餵飼未成形的第二十四種人格。
故事圍繞女孩想盡辦法逃離密室與醫生逐漸發現 Kelvin 的異常情況——「The Beast」人格的產生交織展開。
回觀細想電影情節,我不禁覺得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人格分裂徵狀,只是一般人的分裂程度很低,未至於達到精神病的程度而已。
那我們怎樣人格分裂呢?我們學佛,我想到了「五毒」:貪瞋癡慢疑。這五毒會在特定的情況下出現,一旦出現,就不能自控。
如何不能自控?以我自己為例:
「貪」: 看電視劇,我通常是看一些已經播放完畢的電視劇,我喜歡一口氣看到底,縱使有事要做,也會將事情擱置,追看完才罷手,這就是因為我「貪」著要了解劇情及結局的欲望支配了我。
「瞋」:通常是對身邊最親近的人而來,其實可能只是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但就不知為何,我總會莫名奇妙的惱火起來。
「癡」:有些事明知做了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我也還會情不自禁地去做,例如喝冷飲。
「慢」:謙受益,滿招損是我很早就知道的道理,但在某些時候,我還是會表現得自滿、傲慢,尤其是在我解答朋友的各種問題時表現出來。
「疑」:這算是出現的次數最少的一類,多是在我談戀愛的時候會出現,當看到聽到感覺到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會突然「福爾摩斯」附身,瘋狂的去想究竟有什麼問題?是不是有什麼事發生了?總要疑神疑鬼!事後回想,不過是庸人自擾而已。
當學佛修行後,我漸漸從佛法中找到了對治這種分裂(「五毒」)的關鍵,就是先從「覺」入手。「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如果連察覺都察覺不到,又怎麼能知道該用什麼去對治呢?
電影中的主角 Kelvin 漸漸變成了「The Beast」,我卻要通過學佛修行,讓自己漸漸成為「The Best」,以期能更好的自利利他,成就解脫。
—上善若水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人格變換
更多學佛資訊 :
2017/01/15
流金歲月
緣起
基於某個因緣,於一六年七月我重回亞洲工作了半年多,期間有不少值得回憶及銘記的寶貴經歷,足化為動力,在未來的修行路上推動我更精進學佛,為最終成就解脫創造可能性!
聞法共修
除了日常工作外,我每週兩次參加新環境下的共修,恭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法音為必定的日程。通過共修我結識了不少新的同修,他們年齡小的二十幾,老的有八十。每次聞法後不分老幼,大家都踴躍分享個人的聞法心得,並結合個人修持談受用。大家有一共同感受,即是佛陀師父無論開示什麼法義,都覺得開示是衝自己而來,很親切。雖然大家求知的著眼點可能不同,但同一法音却從不同角度解決了大家的問題。法音開啓大眾的智慧、啓發大家,反思自己,促使大家各自面對自己的不足而修正自己的行為。大家具大福報,今生得依止HH第三世多杰羌佛修行學法,必定有極大可能同登彼岸!
法會與放生
期間在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佛堂參加過幾次法會,更有幸能夠參加隆慧拉堅仁波且尊者在香港會展中心主法的來自各地一千多信眾參加的『觀世音菩薩大悲加持法會』。與會者不乏得到不同感應的,慚愧的我因為法會的殊勝以及與會者的功德力,亦能同沾法益,感受不可思議的經歷。法會後出海放生圓滿回航時,本來放生海域被密雲遮蓋的上空突裂開一縫,陽光從縫中穿透而出,萬丈光芒瀑布般直泄海面。
樂秋遊
三日兩夜的「秋遊」在順德舉行,有來自廣州、香港等三地的數十位同修參加,活動主要是恭聞HH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法音,並同修的學佛受用分享,還有半天的wiser高智爾球活動。最後一晚舉行一個同樂晚會,特別邀請廣州市某公益合唱團的成員作表演嘉賓,她們精彩的表演為晚會添色不少!參加同修都認同這次活動能夠發揮不同團隊間的互動性,期盼此類活動能夠定期舉辦!
Wiser高智爾球的魅力
廣州華冠隊每個周日下午都會在珠江岸邊進行Wiser培練推廣活動。比賽訓練為培練主課。在比賽過程中球員自身的習氣會隨時冒出,當察覺後自己便要進行自我調整改正,這是每個Wiser運動參與者都會經歷的,因此Wiser對球員的品德鍛鍊和提升是很好的平台。廣州華冠隊建隊幾年來一路成長,成績有目共睹,但也曾經歷像坐過山車般起落! 去年九月球隊參加了山東的全國性比賽,最終止步於八強。在經驗總結會上大家就這次比賽作了一次深入的檢討,發現球隊所存在的問題,隊員一致認為有必要重新調整及吸取更多的正能量去推動隊伍。為此球隊決定參加香港高智爾總會舉辦的2016至2017年度的香港聯賽,希望吸收香港球隊的優點,充實自己。
滿懷學習熱忱的廣州球隊終於迎來在香港的首日比賽,並以全取六分的全勝成績翻開了新的一頁。首戰之後球隊被港方評為是一支潛力巨大,不可忽視的對手。球隊的蛻變是從大家都放下自我而融入整體開始,因而大家能平和而虛心地去體驗去學習,踏實而認真地守好本份,打好每一球。廣州華冠隊一定能夠更上一層樓,在推廣及發揚Wiser運動的過程中發光發熱。
《入法門論》共修班
阿王諾布帕母的《入法門論》也是這次順德活動的共修學習內容之一,由香港來的兩位仁波切主持學習,通過簡介以及彼此問答互動,系統而簡要地將此論溫習一遍,讓大家認識學習此論的重要性,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識。約有六十多人參加了這個共修班,所有參加者都給予這種學習班高度評價,期待能夠經常舉辦,當地的團隊因此已開始籌劃下一次的學習班。
歸途
半年,轉眼過去了,執筆時我已身在大洋彼岸。感恩一切新舊的同修,我在大家身上感受到那股強烈的成道願望與決心;看到大家改變自己,放下我執,為利生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反觀我這個所謂的修行人總是在中綫上跳查查,我慢、我執纏身!每當快到谷底而不能自拔時,是你們拉我一把,感恩在修行道上的所有良師益友!
感恩佛陀師父!
感恩十方諸佛菩薩!
感恩修行路上的一切行者!
願一切眾生終能解脫輪迴!
老頑童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流金歲月
更多學佛資訊 :
2017/01/06
世間大多數人的悲傷,不是因為自己失去了,而是因為別人得到了
古時有一個大財主,吃齋念佛多年,50歲方得一子,視為掌上明珠。
兒子漸大,財主發現兒子只會笑,不會哭。財主想盡各種辦法,奪他東西,不哭;罵他,不哭;打他,不哭。正無可奈何之際,適逢一雲游高僧前來化緣,財主遂求其為兒子診治。僕人把孩子抱來。孩子不認生,沖高僧嘻嘻直笑。財主上前,咬咬牙狠狠地打了孩子屁股一下,孩子皺皺眉頭,隨即平靜,一聲不哭。財主沖高僧一攤手:“高僧,這孩子是不是智力有問題?”
高僧不說話,順手從果盤裡拿出一根香蕉和一串葡萄,在小孩兒面前一晃,小孩兒想了想,伸手接過了葡萄,並微微一笑。財主在一邊解釋:“兒子從小就不吃香蕉。”高僧點點頭:“知取捨,智力沒有問題。”財主伸手拿走了盤子中的香蕉,孩子愣了一下,不悲亦不哭。“您看,失去卻不悲不哭,不會是前世高僧轉世吧?我這萬貫家財還指望他繼承呢,我可不想讓他出家。您給想想辦法吧。”
2016/12/30
嗔心燬親情
剛坐下來休息,腦子裡又浮現出幾天前看到的故事情境。這故事描述兩兄弟因一個誤會,令兄長追殺弟弟,釀成慘痛的後果。兩兄弟以買賣為生,感情本很是要好。其時兄長喜歡上城裏某長者家的千金,便向長者表達希望迎娶其女兒的心願。長者以女兒還小為由,說服兄長先專心事業,過幾年才談婚論嫁。兄長認為長者沒有拒絕婚事,滿心歡喜地憧憬無限地專注事業。不久他跟了村裏一經商隊到鄰國經商。誰知這一去好幾年,毫無音訊。這時長者和女兒着急了,並做了個遺憾終身的决定,長者半勸半逼的要守在家的弟弟娶其女兒。弟弟就範了,最後成婚了。兄長若不回來,一切就相安無事。然而兄長不久回來了,此時弟弟羞愧不已,後悔做了錯事,連夜出走,最後出家修行,避居深山。但兄長卻不肯原諒弟弟,一路追殺,終悲劇收場。
這故事有幾位主角,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貪嗔痴行為。先講長者和他女兒,在兄長提婚時,長者起了一個貪念,他想自己女兒年青貌美,應該會有更好或更富裕的人家來提親,因此就來個緩兵計,騎驢看馬,當兄長提親為後備選擇。幾年過去,女兒就要過適婚年齡,一來沒有別人提親,二來兄長沒有音訊,長者無奈下逼迫弟弟迎娶其女兒。弟弟是一個善良,但是較愚痴的人。他沒有想到後果就答應婚事,最後要逃避到深山出家,還是逃不過哥哥的追殺。哥哥是一個自私又魯莽的人,當他知道弟弟與自己心愛的人结婚了,妒火升起,喪失理智,不去了解整件事的因由,任憑嗔心主導一切,血刃親弟弟。
這是一個俗世的故事,但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我們修行人常說的貪嗔癡慢疑五毒。五毒的禍害在世俗社會比比皆是,這故事的結局是比較突出罷了。作為修行人,我們修行重點就是要除五毒,怎麼除?常說「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恭聞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法的法音後,我明白,最主要的首先是斷世俗我執。我執是由貪嗔痴慢疑五毒集聚的因生發的果,大部分表現於貪嗔痴三毒而直接散發無明當中所生發的自私執見,主要是從自己的私慾利益出發,損傷他人及眾生的利益都是我執的表現。由於我執,我們往往看問題的角度不夠客觀,分析能力减低,就會偏離正確的觀點,因而作出錯誤判斷,下錯決定,結果是損傷他人及眾生的利益。
我們唯有真正下決心學佛,今生成就,世俗我執才能斷,因為下決心學佛,激起今生成就這種心願後,我們就會依教奉行,依佛陀的教導去做。 因此我們要不忘學佛初心,學佛如初;不忘觀心念,正行為。
—丹麥曲奇
『聲明: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理解及感想分享,僅供參考,一切法義最終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親說法音為準。』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福慧行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嗔心燬親情
更多學佛資訊 :
訂閱:
文章 (Atom)
Search
隨機文章
熱門文章
-
佛家故事:唐玄奘西行取經 佛家故事:唐玄奘西行取經 大家都知道《西遊記》裏有個和尚唐僧。故事裏的唐僧,一心向佛,心懷慈悲,去“西天”,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半島去取經,帶著他的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歷盡艱辛,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
-
一個簡單的改命辦法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老人,雖然有五個子女,但是沒有一個願意贍養他,他走投無路,只能沿街乞討。他怨恨子女不孝順,覺得人生充滿了痛苦。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佛陀,就請問佛陀:“慈悲偉大的佛陀啊,您有什麼辦法能改變我的命運嗎?” ...
-
自省能力 自省,是指一個人有意識地對自己的行為、語言、想法進行覺察。 自省當中包含了自我察覺、自我評價、自我肯定、自我檢討、自我調控及自我修正。 自省在中華文化中是很常見的: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
-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s://ift.tt/2On3XNc
-
佛道、商道(三) – 佛教與科學的關係 孫中山先生說:「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 」 愛因斯坦說:「 完美的宗教應該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個人格化的神,揚棄了死板的信條教義及宗教理論,涵蓋著整個自然與精神,它應該是建基於對萬有的...
Facebook Page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