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H.H.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法義、建立佛教正知正見的平台,行者聞思修,福慧行,最終成就解脱!

2018/08/26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的因果法則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的因果法則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的因果法則

 

 

【導語:他用自己的佛道經營哲學縱橫商海,被譽為「經營之聖」,開創「阿米巴」經營模式,首開「把員工變成經營者」的先河。卻在65歲時出家為僧。他說出家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他就是稻盛和夫,他的佛道商經被日本企業界奉為不二法則。】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於1959年創辦京瓷,快速發展成為全球擁有230家企業的世界500強,且從未虧損過,利潤率一度高達60%。

 

 

1984年創立KKDI(日本第二大電信運營商),面對NTT(日本電話電報公司)這樣的龐然大物,不但沒有被擊垮,反而奮勇發展,現在已經成為年盈利超過5000億日元的巨型企業,目前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230位。

 

 

2010年在日本政府的邀請下,78歲的高齡的他出山接手破產重組的日本航空公司,一年之內實現扭虧為盈,並創造了日航有史以來的最好業績。

 

 

稻盛和夫有着自己獨到的經營哲學,也為培育新世代經營者不遺餘力,他擅長用佛法智慧解決商業問題,被譽為商業天才。

 

 

以善惡為標準的人生思維方式

 

 

稻盛和夫認為他一生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用人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去實現他心中所描繪的夢想。而他的思維模式是以善惡為判斷標準的,並基於這個標準來開展工作。

 

 

世人常常在自以為深刻與成熟的「得失」衡量中迷失、焦慮,甚至沉淪。這時候,「善惡」顯得如此「大道至簡」,格外擲地有聲。

 

 

稻盛和夫非常注重對心的探究,把純化和凈化人的心靈看成人生的目的和意義,一生追求如何探究心,對心了解得更多。這逐漸構成了「稻盛哲學」的根本底色。

 

 

由利己到利他的佛商經營之道

 

 

在許多人眼中,佛教和企業經營盈利是有矛盾的,稻盛和夫卻認為這是人們的誤解。他更傾向於佛教思想「自利利他」,要想自己獲利必須造福他人,教導人們不要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讓他人得益。事實也證明,當他將這種思想貫徹商海時,無論是經營還是扭轉前人敗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稻盛和夫把企業經營理念做了重大調整,從「希望用自己的技術生產的產品遍及世界」轉變為「公司永遠是保障員工生活的地方」。1984年,稻盛和夫把自己的17億日元的股份贈給1.2萬名員工。京瓷的員工去世之後,其給予職工的撫恤金,遠遠高於其它日本公司,這也許是京瓷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稻盛的「利他主義」體現了一種「義」與「利」的關係。他認為企業的經營發展,要謀求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時應該謀求國家利益,也就是公益。「義」與「利」可以相互調和,而且「義」要高於「利」。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並非利潤,而是企業的持續和維護,所謂追求利潤只是維護企業的一種手段。稻盛和夫更是將這種思想和理念貫徹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

 

 

就這樣一位徹底改革日本航空企業的「官僚體制」,成功拯救跌入破產深淵的日航的企業家,卻在盛名之時選擇拋下紅塵俗務,毅然出家。

 

 

剃度出家,開始生命的新征程

 

 

稻盛和夫認為如果他的人生只有80年的話,那麼前20年,是學習、成長和為踏入社會做準備的階段,從20歲到60歲這40年,應該是努力工作為社會做貢獻的階段;如同從出生到踏入社會要花20年的準備時期一樣,迎接死亡也至少需要20年的準備時期。

 

 

在他看來,現世的死亡,歸根到底,無非是意味着生命開始新的征程。所以,對於這新的旅行應該做好周到的準備。決定出家,對他來說,就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的意義,人生的靈魂凈化,準備迎接死亡是刻不容緩的一件事。

 

 

初次化緣,感受慈悲

 

 

初次化緣,窘迫困苦之下,一位看着很清貧的做着清掃工作大嬸給了他一個100日元的硬幣。日本禪宗寺院三餐粗簡,一般是早中晚各一碗粥,菜只不過是兩三根醃菜。當稻盛和夫拿着這枚硬幣,卻感覺全身像被電擊了一樣,一種無上的幸福感包圍了他,他的眼淚難以自禁,周遭的所有景物也好像變得光輝起來。稻盛和夫形容這是一種被100日元蘊藏的偉大的愛包圍的感覺,將他帶到了幸福的頂峰。

 

 

他感覺出家以及隨後的修行,是一種嚴肅的、新鮮的體驗,也讓他發現了過去未見過的新的世界,從托缽化緣等修行中,更能深刻地體會到佛陀的慈悲,而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着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伴隨一生的「南無阿彌陀佛,謝謝」

 

 

在稻盛和夫的六精進理念中,感謝是最重要的一條。在他上小學,一位出了家的親戚看到稻盛和夫,對他說:「孩子,今生今世,只要你還活着,你就要念誦’南曼、南曼,謝謝!每天向佛陀表示感謝,絕對不能忘記呀。」(註:念佛誦的「南無阿彌陀佛」,用日本鹿兒島方言說就是「南曼、南曼」。)直到現在,當時的情景在稻盛和夫的記憶里,仍歷歷在目。

 

 

從那以後,稻盛和夫就一直照着那位和尚的囑咐做和念,一直堅持到六十五歲出家後,從不間斷。

 

 

漸漸他體悟到,’感謝’非常重要。要感謝周圍的一切,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人們不可能單身一人活在這世上。空氣、水、食品、還有家庭成員、單位同事,還有社會,每個人都在周圍環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與其說是’生存’,不如說是’讓我生存’。

 

 

他說,只要我們能健康地活着,就該自然地生出感謝之心,有了感謝之心,我們就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後來,他皈依到禪宗的佛門之下,取得了僧人的資格。即使禪宗里並不教大乘佛教里的’南無阿彌陀佛,謝謝’這樣的內容。也不唱凈土真宗的六字洪名,但是,早晚兩次,在家吟誦禪宗經書的時候,到最後,他一定會說一聲’南曼、南曼,謝謝!’。現在依然如此。

 

 

將「因果法則」變成人生信念

 

 

稻盛和夫的成功理念,將「佛道」融合於「人道」和「商道」,他把一個企業家的人格修煉放到了最高的位置。

 

 

這一切源於他的宇宙觀:宇宙中無論體積多麼小的東西,全是構成宇宙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這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多餘的。如果有,宇宙的平衡就會遭到破壞。顯然,宇宙間的萬物也是在相互聯繫中建立「存在」的。而人類是「存在」的「萬物之靈」,因此人類可以為世界、為人類本身做出貢獻。既然人類的存在是有價值的,那麼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來修行的。

 

 

當稻盛先生苦悶彷徨時,袁了凡先生的故事給了他一種啟示:「原來如此,人生原來是這樣的。前面有什麼樣的命運在等待自己,雖然不清楚。但是,在難以捉摸的命運的安排下,遭遇各種事情的時候,我們卻可以堅持’想好事做好事』,只要以這種態度來度過自己的人生,不就好了嗎?」

 

 

他總結說:「命運乃經紗,因果法則乃緯紗,兩者交織而成的布就是人生。」

 

 

稻盛在65歲時修行時,還系統地整理了下自己的思想,寫了《活法》、《敬愛天人》、《稻盛和夫的哲學》等一系列的著作,不僅將佛教思想和經營之道融會貫通,還包含了正確思維方式,涵蓋了人生哲學、生活態度、社會倫理觀等人格因素。

 

 

佛學大師季羨林就對他如是稱讚過: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稻盛和夫語錄

 

 

1、稻盛和夫人生成功方程式: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100~+100)×努力(0~+100)×能力(0~+100)。

 

 

2、企業如何獲得信任和尊敬?具備特別優秀的人格,就是具備做人的德性。這個「德」字超越國界,不能以德治人,企業就無法成功。要求跨國經營的21世紀,這一點決定了成敗。

 

 

3、員工不是賺取利潤的機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對員工的管理不能用冰冷的原則,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尊重、愛惜和關心他們。心靈經營是一種獨特而有奇效的管理方式,它能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佛教  #第三世多杰羌佛 #義雲高 #暇滿人身 #暇滿人生路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的因果法則

 

註: 義雲高大師就是宇宙始祖報身佛多杰羌佛的第三世降世,佛號為第三世多杰羌佛,詳情請參閱 關於“第三世多杰羌佛”佛號的說明

 


更多學佛資訊 :

暇滿人身facebook

暇滿人身blog

暇滿人生路微博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的因果法則



from 暇滿人身─學習 H.H.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釋迦牟尼佛正法 https://ift.tt/2BMzg25

0 意見:

張貼留言